做产品、做投资,产品经理面向世界的两把刀
一直以来,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解决问题可以带来快感,创造价值更让人兴奋不已。
我曾建议产品经理一定要学习投资,几年前画了一张产品经理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图,把「做产品」和「做投资」作为了产品经理的「两把刀」,如果说产品是「价值创造机」,投资就是「价值助推器」,我很喜欢这个定义和概念。

用产品思维,去琢磨投资
做产品核心是研究用户需求,商业社会是由「产品」构成的,无论是一个实物的商品,还是一种服务,最终提供给消费者来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创造某个价值,这就意味着产品经理需要对用户的问题、用户的价值研究的极为深刻,我们的产品是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有多痛、有多重要。在问题解决、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是否足够的高效、低成本,体验足够的友好。
这些在商业世界里就会开始看,最终的用户会不会为其买单,买单带来的收益是否足以支撑这个业务的持续性、增长性。进一步的,这个产品和其他同类的产品的竞争关系是什么,如何脱颖而出,优势在哪里,从产品视角,就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到了公司的业务视角回答这个问题的逻辑是一样的。
简单举例,以产品的思维就可以去理解可口可乐解决了人们口渴的问题并创造了糖水快乐的情绪价值,既有独家配料的优势,又有消费者独立的认知只认这一个品牌把这个味道的东西和可口可乐已经画上了等号,并且有一个地球那么大的市场在拓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就把当年巴菲特对于可口可乐的投资讲清楚了。足够的简单、谁都能理解,虽然是一种回看,但我们是要靠这种会看,读懂其中的逻辑,然后再看的更远。
用这种产品经理的思维,我们就可以去看每个公司提供给世界的「商品」的解决问题的大小、创造价值的稀缺,同类公司产品之间的竞争优势有多大,未来有这类需求的潜在客户的空间多大,等等,通过产品的思维去建立一个相对来说很置信的逻辑,足以让你看懂一个公司,并且做出投资决策。

练习投资,认知升级可以用于产品创造
投资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产品,我们在投资中去看一个公司的产品的业务模式,其实就意味着我们在看这个公司的「产品」是什么,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独特性是什么,历史上有非常多的成功的公司都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一个伟大的公司的存在,在一个相同的框架下,首先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最终因为创新带来了社会的某些改变甚至是变革,产品经理,可以用「价值环」来重新看企业和产品成功的逻辑,在这个环中每一项缺一不可。用价值环去审视公司提供的产品,对于用户的价值是什么、对于业务的价值是什么、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当我们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维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上历史发生的这些公司的价值的演变(这典型的就是市值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每一个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贡献的公司,必有一套「产品逻辑」,找到这个产品逻辑,不断的积累各种成功的产品逻辑,并且在你自己做的产品之中,用这种宏观的逻辑去对应思考,来驱动你的产品的逻辑的定义,这样你的认知和产品功底也会随之成长。
产品和投资=创造价值和价值闭环
做产品让我们去洞察用户的需求,去解决用户的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而做投资是去观察每一个公司,如何让解决用户的问题、创造用户价值这件事情,实现可持续的商业闭环,更进一步的,可以让我们站在时代的洪流之上,去看到人类历史到未来的需求演变,看到人类不断进步、变革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变迁。当然,作为产品经理更知道,这背后的驱动力肯定在于科技的巨大生产力变革。
投资还会让我们更理解人性,理解人性后,我们既知道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又能看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凡事洞察到本质。
©️版权个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